对硬质铺装景观设计的几点反思
对硬质铺装景观设计的几点反思 |
摘 要:硬质铺装景观设计是景观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目前硬质铺装设计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反思与探讨,如忽视使用功能、与整体环境脱节、滥用材料、劣质施工以及破坏生态等。 图1 如图1所示,这条主要通行道路由原来的普通水泥路被改造成了小方石路面,结果招来怨声一片。笔者随机在路上采访了一些路人,结果表明有90%的人认为不适合走路。由于这种小方石路面比较水泥路面来说更不平整,而且存在许多缝隙,这样使人走路很不舒服,尤其一些穿高跟鞋的女士、喜欢追逐玩耍的小孩以及坐轮椅的老人,更是深受其苦。这就是设计时没有考虑其使用功能及服务对象所导致的后果。图2中所示的铺装也存在同样的弊病,设计时过于追求铺装的颜色及线条的多样变化,结果造成台阶的可识别性差,极易在行走过程中造成危险。 图2 图3 铺装景观不能单纯追求视觉效果,而应把使用功能与观赏目的相结合。道路两侧的散水沟可以通过铺置透水材料的手段,使其既具备散水功能又达到美观效果,如图2,散置的鹅卵石既可美化路沿又可起到排水作用。同时,从使用功能出发就必须了解使用者的行为习惯与心理,关注各种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如专为残疾人倡的无障碍设计就值得设计师们去重视,如图3,花岗岩拉道面不仅美观而且起到盲道的作用。 图4 作为项目的详细设计阶段的一个组成部分,铺装景观设计也应当贯彻前期的项目策划与初步方案设计所提出的总体原则与指导思想,这样才能使景观具有整体性与连贯性。这就要求设计者必须十分了解整个项目的规划思想,并且要与其它设计负责人员沟通探讨,比如项目初期的策划者、各分区的详细方案设计人员以及相关施工单位的负责人等。通过对总体方案的深入理解,决定铺装的色彩、质地、样式等,这样最终的铺装景观才能与整体环境谐调,如图4暗栗色的木栈道以及圆木桩与周围的树林环境十分和谐。 图5 铺装材料选好后,施工技术便成为另一个决定景观效果的关键因素。有些好的设计方案由于施工水平的限制,从而阻碍了设计效果的实现。对于铺设鹅卵石路面来说,技术水平较高的施工方铺设的鹅卵石均匀整齐,路面平整,水泥砂浆勾缝不明显,如图9细致的施工是景观达到最好效果的重要保证。而水平较低的施工方的效果就大相径庭,鹅卵石分布不均,路面凹凸不平,甚至出现大面积的水泥砂浆面,这种施工效果就大大影响了整体景观的美观。一个景观项目的最终效果是由初期的方案设计、中期的工程施工以及后期的维护管理共同决定的,其中施工的水平直接决定了景观效果的好坏。然而目前我国的技术条件及施工水平还比较低,因此铺装景观设计必须考虑到施工的难度以及在有限条件下所预期达到的效果。比如,有些铺装方案中过分大量运用弧线形状,造成施工无谓加大的难度,尤其在施工工期较紧张的情况下难度过大的设计只能导致许多细节被忽略,最终形成粗糙的景观效果,如图5,原本应该是弧形的道路成了生硬别扭的折线。 图6 图7 天然的土地本身就是一个自然循环的生态系统,我们在进行铺装设计的时候应当尽可能少的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同时降低对自然界不可逆的损耗。第一要遵循经济节约的原则,改变在铺装景观中追求奢华的心态,不要盲目运用大量进口的昂贵材料,造成无谓的资源浪费。另外,工程废弃材料的有效利用也是经济节约的一个重要途径,如图6废弃砖瓦的巧妙利用。第二要尽量采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铺地做法,并重视生态环保材料的应用。地砖之间嵌草有利于雨水下渗以及植物根系呼吸;采用新型的透水性透气性材料,比如透水砖、植草格等。如图7,地砖之间的留缝处理有利于场地的生态循环。 |